生物制药的空间低温存储
发布时间: 2016-04-25
美国宇航局人类研究计划(HRP)最近发布了一份报告,提议研究如何针对深空探测任务(比如火星之旅)在低温下保存药品。若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药品难免会在持续的空间辐射和漫长的深空任务周期中过期。
以在国际空间站(ISS)储存的药品为例,通过比较四个从ISS返回舱内的受控样品(存放时间13到880天不等),发现其保质期要低于地面的情况。这项研究观察了33份样品,其中22份为固体,7份半固体和4份液体。每项测试都表明,来自返回舱的样品发生了更大的物理变化,(化学)药效减弱。
该报告指出“在火星任务的背景下,药品……被储存在地球磁场范围之内的国际空间站上。而对于跨出地球磁场以外的深空探测任务,随着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的阶段性改变,药品的降解速度很可能更快。”HRP分析人士建议开展针对让药品长期暴露在脱离地球磁场的深空环境下的研究来更好地理解这种降解现象。
辐射也在其中起到了作用,而且它在深空的影响程度要高出近地轨道的五倍之多。该报告建议将样品温度冷却到100至50 K之间,然后将它们暴露于高能质子束底下。通过事后分析就可以确定降解的水平和使用低温储藏的可行性。报告还称,“可以设想在宇航员飞离地球之前,药品已经投送到火星表面并且在低温下妥地储藏着;当抵达后,就可以按用量需求对药品进行重组或加热到室温后使用”。
选自:https://www.cryogenicsociety.org